En

让住院儿童“愈见美好”

2025-05-15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住院患儿们在爱佑医务社工的陪伴下,在缤纷春日“愈见美好”。


我是哪吒,我超勇敢


5岁的益益(化名)是新生儿外科的“常客”,这次住院是为了打短肠综合征的特效药针,需要住院三个月。


周一是科室的抽血日,几乎每一位小朋友都要在周一抽一次血。当天上午的治疗室,是整个科室一星期中最繁忙、热闹,也是分贝最高的地方。家长们带着小朋友在治疗室外排队,治疗室里的孩子被几个人按着抽血,又哭又喊。


但益益是个例外,他不怕抽血,从来都不哭不闹而且超配合。于是医务社工邀请益益担任科室的抽血小勇士,最近科室的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电影里的哪吒,社工就发起了“我是哪吒,我超勇敢”的小活动。


哪吒益益.jpg

化身哪吒的益益


每到抽血日,社工就让益益换上哪吒的装扮去抽血,他表现出的勇敢模样,总是能让其他围观的患儿佩服不已,大家还会把这个勇敢的哪吒投射到自己身上,再加上社工的陪伴和玩具的激励,孩子们果然配合了不少。


微信图片_20250707095727.jpg微信图片_20250707095733.jpg

勇敢的益益鼓舞了很多小伙伴配合抽血


游戏里长出的勇敢翅膀


8 岁的牛牛(化名)蜷缩在病床上,额角还沾着未干的泪痕,眼神里满是恐惧与不安。几天前的意外摔倒导致他小腿骨折,即将面临的手术,让这个原本活泼的小男孩变得怯懦又焦虑,甚至抗拒医护人员的检查和治疗。


这天上午,社工带着医疗游戏道具走进病房,轻声说道:“牛牛,我们来玩个超级有趣的‘医院大冒险’游戏好不好?” 说着,社工拿出一套迷你医用玩具,用玩具听诊器贴在玩偶胸口,夸张地说:“听!小熊的心脏在说它有点害怕手术呢,我们帮帮它好不好?” 牛牛眨了眨眼睛,犹豫着点了点头。社工用玩具手术刀、镊子等道具,模拟手术过程,一边操作一边解释:“你看,手术刀就像小剪刀,轻轻剪开‘伤口’,医生叔叔会把骨头接得稳稳当当,就像搭积木一样。” 在游戏中,牛牛逐渐放松下来,还主动接过道具,给玩偶 “做手术”。


为了让牛牛更好地适应住院生活,社工邀请他参加小组医疗游戏活动。第一次来到爱佑童乐园,牛牛拄着拐杖站在门口,有些不知所措。社工立刻迎上去,牵起他的手:“这里有好多和你一样勇敢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当‘小医生’吧!” 那天下午,牛牛扮演的 “小医生”,给好多 “小患者”一一 检查、治疗,在跟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中,他渐渐忘却了恐惧,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微信图片_20250707100150.jpg

爱佑医务社工和志愿者陪伴住院患儿在爱佑童乐园展开医疗适应类主题活动,帮助孩子们降低对治疗的恐惧和焦虑


手术前一天,牛牛又开始紧张,社工带着他用黏土制作 “勇敢勋章”。“牛牛,把你所有的勇气都捏进勋章里,明天带着它去手术,你就是最勇敢的小战士!” 牛牛认真地揉捏着黏土,把对手术的担忧都转化为创作的动力。


手术后,社工针对术后护理设计游戏。用游戏抢答,陪伴牛牛学习术后自我护理的注意事项,还制作了 “护理打卡表”,每当牛牛完成一项护理任务,就在表上贴一颗小星星。渐渐地,牛牛不仅能熟练完成自我护理,还会热心地教同病房的小朋友。


如今,牛牛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在医院的走廊里,他总会骄傲地向遇见的人展示自己的 “勇敢勋章”,大声说:“我是勇敢的小战士!” 曾经那个害怕手术的小男孩,在社工的医疗游戏辅导下,战胜了恐惧,学会了坚强,也在住院的日子里收获了温暖与成长,让阳光重新照进了心里。


住院不孤单


一一(化名)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住院了,在查出糖尿病之前,一一就因为中枢性协调障碍一直在别院进行康复训练,两年前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后,住院变得频繁起来。对于一一来说,住院一直是无聊的,每天都重复着打针、康复、治疗,而这一次在武汉儿童医院的住院体验,改变了她对住院的看法。


刚入院不久,一一总是觉得心慌,胸闷,但是确检查不出有关的原因,只能推断是肥胖引起的,也是因为胸闷,她总是躺在病床上,不愿意出门,可是这样并不利于身体康复。于是社工邀请一一到爱佑童乐园参加活动,她和社工一起做手工,一起画画,一起阅读绘本,玩得不亦乐乎,每天还没到开放时间,她就在童乐园门口等着,在活动室玩耍的过程中,一一也认识了其他小朋友,住院生活终于不那么枯燥。随着心情变好,一一心慌、胸闷的症状也逐渐减轻,出院那天,一一告诉社工,这一次的住院,她觉得是最棒的一次体验。


微信图片_20250707100505.jpg

因为爱佑童乐园的存在,一一第一次觉得住院也没有那么无聊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来自福利院的小龙(化名)身上,他由于慢性肾脏病不得不进行造瘘术,术后靠着止疼泵减轻痛苦,还需要终身携带造口袋。护士长担心他会因为手术及造口影响到心理状态,不利于术后恢复,便将他转介给爱佑医务社工,希望社工能够及时干预关怀小龙。


医务社工探访时发现,小龙因为没有手机,只能眼巴巴看着当时住在隔壁床的天天(化名)玩游戏、刷视频,自己时不时按着止痛泵来止疼。社工先找来了“打地鼠”的迷你游戏机,邀请小龙和天天一同比赛闯关,而后将这一情况反馈给护士长,很快护士便为小龙找来了平板电脑。这下,小龙也能靠着“电子设备”来转移些注意力了。


医护担心小龙知晓终身携带造口袋后会无法控制情绪,希望社工能够协助坏消息的告知。做完手术的前几天,小龙并不愿意谈及治疗的话题,社工尊重他的意愿,通过定期探访发现小龙身体康复的细微变化并鼓励。互相熟络后,社工尝试以关心的目的了解小龙使用造口袋的感受,这次小龙没有回避,而是自信地告诉社工,他看护士姐姐更换造口袋就掌握了更换技巧,也从查房交流知道需要长期携带造口袋。他主动和社工一起讨论下一步的生活规划,就连隔壁床天天因为住院无聊不开心,也是小龙和社工一起鼓励她。小龙在出院这天的病房活动中,还主动帮助天天完成了手工。


微信图片_20250707100839.jpg微信图片_20250707100844.jpg

小龙和天天在病房活动中一起完成的手工


天天一边拼拼图一边对社工说:“如果没有你,我在医院肯定会很郁闷的。”小龙用力点头说道“我也是!没有姐姐真的要郁闷了。”


盛夏伊始,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和爱佑医务社工一起,陪伴住院患儿踏上新的旅程,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更勇敢地应对住院带来的各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