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这是59天前,沈海高速浙江温岭大溪段发生槽罐车爆炸事故后的现场航拍图片。
突发的意外,夺走了20条鲜活的生命,同时造成175人受伤,欢欢姐妹俩就在其中。
欢欢今年11岁,上四年级,7岁的妹妹名叫乐乐,是一年级学生。在当地医院救治住院一周后,因伤势复杂需专家介入,6月18日,欢欢和乐乐从当地医院转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医”)骨科/创伤外科科室进一步接受治疗。
姐妹俩来之前,护士长特意提前与爱佑童乐园的医务社工王焱沟通了患儿转院救治的事情,希望社工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两个小小年纪就偶遇重大意外事故的孩子。
突发意外 伤势严重的她们赴杭就医
事故发生时,姐妹俩和舅舅家的两个弟弟正在二楼看电视,外婆在一楼准备晚餐。爆炸造成的冲击波让一家老小5个人都不同程度受伤,弟弟们和外婆伤势不算太重,在当地医院接受救治后已经出院,目前在家休养。
姐妹俩的情况要严重一些,尤其是姐姐,右眼破裂、左挠骨骨折,面部遭受多处创伤,虽已于当地医院急救缝合,但因眼睛伤势严重,不得不转至杭州治疗。妹妹则主要是面额、口腔等部位创伤,需要进一步的清创等治疗。
欢欢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挪到病床上
王焱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妹妹时的画面,当时正在护士站进行登记检查,乐乐自己瞬间从平板车上站了起来,非常配合,好像要努力告诉医护人员“我很好”。随后的姐姐则是由医护人员移至病床上,母亲默默跟着两个女儿,神情有些恍惚,父亲忙着办理各种入院手续。
王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折纸青蛙,跟妹妹打招呼,妹妹没有讲话,只用点头和摇头简单地跟王焱互动,把折纸青蛙送给妹妹之后,王焱先离开了病房,好让姐妹俩休息一下。
身体疼痛心理创伤 她们需要全面支持
转院当天,院内口腔科、骨科、创伤科、急诊科、眼科、心理科等医生联合为两姐妹会诊,抓紧时间为她们制定治疗方案。
心理医生初期会诊结果显示:姐姐表现为“过度”坚强,妹妹有一定的应激表现特征。王焱从姐妹俩父母那里了解到,姐姐在住院治疗期间很配合治疗,表现得非常勇敢;而妹妹则因为事故现场的混乱和急救分散等情况,头部包扎后父母才找到她,所以她一直处在比较恐惧和孤独的状态,事发以来一直沉默不语,转院之后对新的环境也不是很适应。
“姐姐左手石膏固定,日常行动生活不是很方便,治疗初期,姐妹俩脸部、口腔处的创伤,还会带来比较大的疼痛,这样又会影响到姐妹俩的情绪状态。”基于对姐妹俩会诊状况、身体情况、面谈互动中的观察,在咨询专业老师后,王焱判断目前最关键的是先跟姐妹俩建立良好的关系,用持续的陪伴满足她俩的一些即时需求,保护他们的自我疗愈能力,“必须要给姐妹俩量身定制多一些陪伴,这样才能让她们早点回到之前的状态。”
医生为姐姐进行检查
第二天,王焱带着拼图、绘画本与积木来到病房。妹妹对社工的到来依旧没有什么回应,输液的姐姐倒是一问一答地跟王焱聊了好一阵,她有点遗憾因为打石膏和输液不能玩玩具。王焱要离开的时候,一直听姐姐和王焱聊天的妹妹用手指了指绘画本和积木。
“你想要玩拼图吗?”妹妹摇了摇头。
王焱拿着绘本一页一页一边展示给妹妹看,一边告诉她一些绘画的事项,“你愿意画画吗?”这一次,妹妹终于点了点头。
当天下午,妹妹在母亲的陪同下第一次来到爱佑童乐园。虽然依旧跟社工和其他小朋友之间没什么交流,但她很认真地参与了拼搭雪花片的游戏,即使妈妈因为要去送姐姐治疗离开了几十分钟,她也没有表现出不安和紧张,一直沉浸在游戏世界里,直到妈妈来接她。
妹妹特别喜欢画画,她可以一天不说话,却不能一天不画画
“再见~”王焱挥着手跟妹妹告别的时候,妹妹依旧没有应答,直到走到拐角的地方,才回头看了一眼王焱和童乐园,然后又继续往病房走。
从封闭到适应 用陪伴和爱疗愈孩子们
在姐姐又一次转院进行眼部手术期间,妹妹每天都会来童乐园,她很喜欢画画,几乎每次来都会主动提出想要涂色和绘画。也是在这个阶段,妹妹第一次跟王焱说了三个字:“还想涂”。妹妹还选了喜欢的一幅带回病房,要作为礼物等姐姐回来送给她。
姐姐做完手术回来后,妹妹在妈妈的鼓励下主动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王焱看。王焱仔细观察后,耐心地提问并倾听妹妹的回答,通过几天的相处,妹妹终于愿意说话啦!后来,她也终于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叫王焱“小鱼”姐姐,而不只是用眼神打招呼了~
除了治疗,姐妹俩大部分时间都在爱佑童乐园度过
在剩下的住院时间里,除去诊疗,姐妹俩大部分时间都在童乐园度过。在童乐园里,姐妹俩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在过程中获得掌控感,不仅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更能舒缓情绪,这本身对孩子而言,就是恢复心理状态的“良药”。
姐妹俩画画的时候,吴小花老师和王焱总是静静地陪在她们身边
王焱也一直与主治医生、护士长沟通了解患儿的疾病情况与诊疗计划,并在手术、治疗前进行相应的宣教预备,帮姐妹俩减轻紧张情绪,缓解治疗过程中的恐惧。每天的查房也是全程跟进,观察姐妹俩面对医护人员的状态,为她们鼓励加油。
在评估姐妹俩情绪状态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王焱和浙大儿医的儿童医疗辅导专家吴小花老师还通过语言沟通的形式与姐姐进行了叙事回忆。围绕从事故现场到出院后的计划进行了一次深度沟通,帮助姐妹俩以平常心面对此次事故。
不仅自我情绪消化能力大幅改善,姐妹俩与陌生人的相处也逐渐恢复正常。因为配合治疗姐妹俩都剃了平头,其他患儿与家长有时会认错性别,一开始都是王焱代为解释,后来妹妹都会主动说:“我们是女生。”
姐妹俩住院期间,各自完成了20多副画作
7月10日,姐妹俩结束治疗正式出院。妹妹基本已经痊愈,姐姐还需定期复查。走之前,王焱把打印好的涂色线稿交给姐妹俩,“回家了也要涂色画画哦~”
在欢欢两姐妹的住院过程中,爱佑特别邀请了在危机介入领域拥有丰富实务经验的老师对社工介入的方向、方法进行指导,帮助社工以人本治疗模式陪伴患儿,注重社工的积极态度与热情影响,全身心与患儿交流,倾听患儿的表达,提供同感、无条件的爱,使得患儿关注自己的感受,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从而减轻消极事件的影响,让她们在院期间的身心得到舒缓与改善。
昨天,也就是出院一个月后,王焱电话回访了姐妹俩,两个人的情况都很稳定,妹妹已经在准备9月开学的事了,姐姐的伤势也在稳步恢复中。
“小鱼姐姐,我还想跟你一起画画呢~”电话里传来乐乐稚嫩的声音“小鱼姐姐可不希望你再住院啦,等你姐姐好了咱们见面再一起画好不好?”
出院前,姐妹俩拍照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爱佑童乐园
守护住院儿童的童年
为了通过专业、有效并可持续的项目模式和服务递送,让就医住院的孩子和家庭所面对的医疗环境更友好,医疗过程更友善,住院生活更丰富,从而减轻由疾病和医疗过程及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心理社会层面的负面体验或影响,爱佑采用“儿童医院+基金会+企业”的共建模式,为孩子们打造专属的“童乐园”活动空间,并配备专业的医务社工,通过主题活动、医疗适应支持、个案工作等形式多样的手法,提供以儿童和家庭为中心的专业医务社工服务。
目前,爱佑已在南京、杭州、武汉、苏州、天津、上海、太原七地合作医院设立患儿专属的“童乐园”儿童活动空间,截至2020年7月底,累计开展活动超过950次,患儿及家长参与活动超过8100人次,并为超过600人次提供了医疗适应支持以及个案服务。